擅长科目:数学 物理
身份:在读大学生
所在地区:广州
自我描述:科目优势:
高三数学120/150 班级内排名前十,年级内排名前一百(总1300+人)擅长从薄弱的基础开始提分,培养数学习惯。
高三物理90+ 高考物理91
对物理学习有自己的见解方法
高考语文131/150,高三时语文成绩在市重点高中排名前十,作文分数52-55/60经常作为传阅范文
高考英语139/150
高考英语听说考试19/20,英语发音流利标准,高中时加入英语模联社团,多次参加英语演讲比赛
家教经验:
高中的暑假会去补习机构辅导小学生做作业,擅长和小朋友沟通,引导小孩的思维,一步步做出题目,其中以辅导学生写作文和阅读理解偏多,教学效果显著;其中也带过小升初和初一的学生,教学经验丰富
高考后暑假辅导过一个高一女生的数学,学生数学基础非常薄弱,我帮助她建立学习数学的信心,并且一点点抓基础,最后她的数学从不及格到开学后接近八九十,最重要的是对数学的恐惧减少很多,更愿意学习数学。
本学期辅导一名小学生的四年级语文,上课氛围轻松进步明显,手把手教其作文和阅读,让孩子在课程中有所收获,也减轻其作业压力。
本学期辅导一名高二生的物理,帮助其培养物理思维和做题习惯,减少知识点缺漏和粗心导致的失分,从期中80+涨分到期末90
自我评价:
本人注重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为其制定专门的学习计划和提升方案,在教授和讲评的过程中为学生进行课外拓展,培养他对学科的兴趣。
性格温和,耐心细致,开朗热情,可以活跃学习气氛,能够培养与学生的良好关系。同时会定期与家长汇报学习情况和进行之后学习进程的交流沟通。其他特长:书法画画等等
学科见解:
学物理关键在“理解”而非死记。公式要知来龙去脉,比如F=ma,得明白力如何改变运动状态。多联系生活,用惯性解释刹车前倾,用电场理解静电现象。做题先画受力图、情境图,把抽象问题变具体。错题要琢磨错因,是概念混淆还是模型没建对。别怕复杂题,拆成小步骤,物理思维慢慢就练出来了。
学数学要抓“逻辑链”。定义是根基,比如函数定义要吃透,才能懂后续性质。公式别硬背,推导过程藏着思维方法。做题重“通法”,一道题多想想不同解法,找共性规律。错题要归类,比如几何辅助线错在哪类模型,代数运算错在哪个步骤。多问“为什么”,比如定理为啥成立,慢慢就会用数学眼光看问题了。
获奖经历:
全国创新作文大赛省一等奖
多次获得校级高中作文大赛一二等奖
多次获得校级成绩优异奖
姓名 | 曾教员 |
教龄 | 2 |
性别 | 女 |
认证情况 | 认证成功 |
出生年份 | 2004年 |
毕业高校 | 中山大学 |
学历 | 本科在读 |
专业 | 生物技术专业 |
目前身份 | 在读大学生 |
任教职位 | 大学生 |
所在区域 | 广州市 |
可教授科目 | 数学 物理 |
地址 | 广州 |
可授课区域 | 广州 |
授课方式 |
科目优势:
高三数学120/150 班级内排名前十,年级内排名前一百(总1300+人)擅长从薄弱的基础开始提分,培养数学习惯。
高三物理90+ 高考物理91
对物理学习有自己的见解方法
高考语文131/150,高三时语文成绩在市重点高中排名前十,作文分数52-55/60经常作为传阅范文
高考英语139/150
高考英语听说考试19/20,英语发音流利标准,高中时加入英语模联社团,多次参加英语演讲比赛
家教经验:
高中的暑假会去补习机构辅导小学生做作业,擅长和小朋友沟通,引导小孩的思维,一步步做出题目,其中以辅导学生写作文和阅读理解偏多,教学效果显著;其中也带过小升初和初一的学生,教学经验丰富
高考后暑假辅导过一个高一女生的数学,学生数学基础非常薄弱,我帮助她建立学习数学的信心,并且一点点抓基础,最后她的数学从不及格到开学后接近八九十,最重要的是对数学的恐惧减少很多,更愿意学习数学。
本学期辅导一名小学生的四年级语文,上课氛围轻松进步明显,手把手教其作文和阅读,让孩子在课程中有所收获,也减轻其作业压力。
本学期辅导一名高二生的物理,帮助其培养物理思维和做题习惯,减少知识点缺漏和粗心导致的失分,从期中80+涨分到期末90
自我评价:
本人注重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为其制定专门的学习计划和提升方案,在教授和讲评的过程中为学生进行课外拓展,培养他对学科的兴趣。
性格温和,耐心细致,开朗热情,可以活跃学习气氛,能够培养与学生的良好关系。同时会定期与家长汇报学习情况和进行之后学习进程的交流沟通。其他特长:书法画画等等
学科见解:
学物理关键在“理解”而非死记。公式要知来龙去脉,比如F=ma,得明白力如何改变运动状态。多联系生活,用惯性解释刹车前倾,用电场理解静电现象。做题先画受力图、情境图,把抽象问题变具体。错题要琢磨错因,是概念混淆还是模型没建对。别怕复杂题,拆成小步骤,物理思维慢慢就练出来了。
学数学要抓“逻辑链”。定义是根基,比如函数定义要吃透,才能懂后续性质。公式别硬背,推导过程藏着思维方法。做题重“通法”,一道题多想想不同解法,找共性规律。错题要归类,比如几何辅助线错在哪类模型,代数运算错在哪个步骤。多问“为什么”,比如定理为啥成立,慢慢就会用数学眼光看问题了。
获奖经历:
全国创新作文大赛省一等奖
多次获得校级高中作文大赛一二等奖
多次获得校级成绩优异奖
Copyright © 2016.益学家教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添加微信
马上咨询
请家教做家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