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学

叶教员

工资遵从益学家教网标准

擅长科目:初高中数学

身份:专业培训机构教师

所在地区:广州

自我描述:阳光开朗,认真负责,耐心与细心并重。 教学幽默风趣,擅长搭建学生思维网络,善于解决学习心理困惑

教学经验:
2017.9--2019.6 高二数学女生(就读广州市西关外国语学校,差生,辅导过程中最大提分区间为35到 90,最终高考成绩120(满分150)) 
2018.7--2019.6 初三数学男生(就读广州科学城中学,差生,辅导后从40提分到85 附近(满分120)) 
2019.7--2020.6 高三数学男生(就读广东广雅中学,中等生,辅导至高考前,辅导后成绩从95 附近提 升到125 附近,高考分数为131,考入中山大学) 
2019.7--2021.6 初二数学女生(就读广州市第五中学,中等生, 辅导后稳定在105 附近,最终中考分数为112)
2019.9--2022.7 高一数学男生(就读广州市培正中学,中等生,辅导前成绩大幅波动,辅导后提升到 125-135区间(满分150)) 
2020.7--2022.7 高三数学女生(就读广东省实验中学,差生,辅导前成绩徘徊20-30,辅导后高三模拟 考最好成绩为115,高考成绩为110) 
2018.1--2019.1 有*教育(黄埔校区)一对一&小班教学 
2019.1--2020.7 点*教育(海珠校区)一对一&小班教学 
2020.7--至今 立*教育(越秀校区)一对一&小班教学 

教学主张: 现有三大主张:“四化学习法”“以文带理”、“逻辑带动兴趣”。 
四化学习法:指的是易混知识标准化,抽象知识形象化,复杂知识简单化,枯燥知识趣味化。 与题型框架的构造,勤做手账,多做梳理。 

逻辑带动兴趣:指的是用解题逻辑的探索云引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很多学生会因为内容加深或者成绩下滑而产生畏难情绪,甚至逐渐演变为厌倦心态。要想避免这种情形,需要换一种逻辑的眼光来 看待——通常而言,每一个知识点下,都有着不同的题型去考查;而每一种题型,都有着几乎固定的解 题逻辑;当我们理解、掌握并能够运用逻辑,就可以做出题目,就会在这个过程中重拾兴趣。很多同学 经常区分不开知识点(相对固定)与题型(比较多样化),平日只是单纯地记忆知识点公式,单纯地刷题 记题背题,没有把精力花在正确的地方——挖掘题型背后的逻辑,从而陷入“上课听得懂---作业也还行 ---考试看运气”的尴尬局面。所以,只有抓住解题逻辑,才能以一题应十题,以不变应万变。

另外,为了带动学生的兴趣,我也会在教学中将许多用富有趣味性的例子或语言进行诠释,如对于高中数学,有“角色扮演记忆三角函数所有公式”、“高低阶转换记忆所有立体几何证明思路”、“导数大题三步走秒杀战术”等等。

  • 教师详情
  • 自我描述

教师详情

姓名 叶教员
教龄 4
性别
认证情况 认证成功
出生年份 1995年
毕业高校 华南师范大学
学历 本科毕业
专业 数学与应用数学
目前身份 专业培训机构教师
任教职位 职业教师
所在区域 广州市
可教授科目 初高中数学
地址 广州
可授课区域 广州
授课方式

阳光开朗,认真负责,耐心与细心并重。 教学幽默风趣,擅长搭建学生思维网络,善于解决学习心理困惑

教学经验:
2017.9--2019.6 高二数学女生(就读广州市西关外国语学校,差生,辅导过程中最大提分区间为35到 90,最终高考成绩120(满分150)) 
2018.7--2019.6 初三数学男生(就读广州科学城中学,差生,辅导后从40提分到85 附近(满分120)) 
2019.7--2020.6 高三数学男生(就读广东广雅中学,中等生,辅导至高考前,辅导后成绩从95 附近提 升到125 附近,高考分数为131,考入中山大学) 
2019.7--2021.6 初二数学女生(就读广州市第五中学,中等生, 辅导后稳定在105 附近,最终中考分数为112)
2019.9--2022.7 高一数学男生(就读广州市培正中学,中等生,辅导前成绩大幅波动,辅导后提升到 125-135区间(满分150)) 
2020.7--2022.7 高三数学女生(就读广东省实验中学,差生,辅导前成绩徘徊20-30,辅导后高三模拟 考最好成绩为115,高考成绩为110) 
2018.1--2019.1 有*教育(黄埔校区)一对一&小班教学 
2019.1--2020.7 点*教育(海珠校区)一对一&小班教学 
2020.7--至今 立*教育(越秀校区)一对一&小班教学 

教学主张: 现有三大主张:“四化学习法”“以文带理”、“逻辑带动兴趣”。 
四化学习法:指的是易混知识标准化,抽象知识形象化,复杂知识简单化,枯燥知识趣味化。 与题型框架的构造,勤做手账,多做梳理。 

逻辑带动兴趣:指的是用解题逻辑的探索云引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很多学生会因为内容加深或者成绩下滑而产生畏难情绪,甚至逐渐演变为厌倦心态。要想避免这种情形,需要换一种逻辑的眼光来 看待——通常而言,每一个知识点下,都有着不同的题型去考查;而每一种题型,都有着几乎固定的解 题逻辑;当我们理解、掌握并能够运用逻辑,就可以做出题目,就会在这个过程中重拾兴趣。很多同学 经常区分不开知识点(相对固定)与题型(比较多样化),平日只是单纯地记忆知识点公式,单纯地刷题 记题背题,没有把精力花在正确的地方——挖掘题型背后的逻辑,从而陷入“上课听得懂---作业也还行 ---考试看运气”的尴尬局面。所以,只有抓住解题逻辑,才能以一题应十题,以不变应万变。

另外,为了带动学生的兴趣,我也会在教学中将许多用富有趣味性的例子或语言进行诠释,如对于高中数学,有“角色扮演记忆三角函数所有公式”、“高低阶转换记忆所有立体几何证明思路”、“导数大题三步走秒杀战术”等等。

添加微信
马上咨询

请家教做家教

在线微信客服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