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所亲历的双减补课潮 你孩子适合补课?进来看看

发布:

admin

分类:

家教动态

时间:

2023-06-13

浏览次数:

1956次

点赞:

17次

我所亲历的双减补课潮 你孩子适合补课?进来看看

说真的补课的代价是很大的,一对一一个小时就一百多,一次补两个小时,就三百多,但补课的孩子还特别的多,厂里同事们家的孩子们基本都是在补课,小学的初中的高中的,是乎不补课就是对孩子不负责是的,老师们在开家长会时也会有意无意中的说起,班里尖子生都是在什么地方补课的,家长们在一起聊天也会说,看成绩好的同学都在补课的,这些成绩差的再不补课怎么能跟的上。

我们常常上班时也在讨论孩子们,该不该给他们补课,不补又觉得孩子们考不上又怎么办,可是补课真的好吗?谁也没法回答,因为都这样,不过我觉得,现在的孩子真的没什么童年乐趣可言,从上幼儿园开始就不断的学这个学那个,星期六星期天都安排的满满的,没有多少时间是属于他们自己的,假如没有高考的制度在,孩子们是不是会多些快乐,但是又会不会少了竞争力和上进心。

因补课之风日盛,很多老师每天工作至半夜12点。长此以往,他们也产生了力不从心的倦怠感。

我小学四年级的班主任关老师曾多次对我们吐槽:“我上班累了五天,双休日还要成天补课挣钱。”可他不得不重复这项单调、辛苦的工作来赚取收入,只因他也是家长,有个女儿需要“栽培”。

 

升入高中后的第一个教师节,我买了一捧鲜花去看望家教方老师。她高兴地和我谈起了人生理想,听说我要报考师范院校,改变我经历过的教学环境时,方老师连连摇头。

三年后,高考结束填报志愿的时候,我的父亲坚决要我报师范专业,出发点却和我截然相反。父亲说,班主任油水多,社会地位也高。有一次父亲在集市上看到一对卖海鲜的夫妇碰到了自家孩子班主任,匆忙选出最好的一箱龙虾,搬到了老师的私家车上。父亲对此印象深刻,问我说,你什么时候也能给我买辆车,带几箱海鲜回家就好了。

 

其实现在的社会很矛盾,一方面希望老师奉献,但是一方面却又不愿意老师赚太多钱…其实这个故事里透露出的都是无奈的现实…希望干老师这个职业的人都品德高尚,也能有好的待遇吧。


 

天才自然不常见,不常有。鲁迅说,未有天才之前,应该尽力做的是营造适合天才生长的土壤,只有这样,等到有了天才才不会被埋没,甚至被扭曲。

学校其实最是这样土壤存在的地方。想起晚上记单词后平台跳出的奖励卡,卡上说:If everyone is thinking alike,then on one is thinking.卡上说是众所周知的富兰克林说的,未加考证,姑且信之。

也可以说,学校就是应该鼓励所有的学生有不一样的想法,假如都一个模子思考,估计也就没有所谓的“天才”了。

增加教育成本来说,表面上大家选择多了,朋友也是这么说的,比如以前我有钱没权不一定能读区内最好的学校,但是现在花钱不用去外边就能享受好的教育,这确实也是一个方面,是一个进步。为什么?因为私立教育满足了不同人的不同教育需求啊,就像潘石屹说的,中国人的居住条件的普遍改善,靠什么?房地产的市场化啊,不靠批土地不靠市场资本新建房,大家都得住筒子楼(至少绝大多数普通民众是这样)。所以问题不在于私立教育,也更不是网上那些动不动出了问题就说私立教育该死的论调,而是现有条件下,一些地方是否投入足够的教育经费的问题。

后来又出现一种新的状况,全国都在整顿培训机构,以致于民办教育有段时间又不提了。在上面的情况之外,或许又应该担心的是,一些地方政府在未来,可能出于需要(民众怒火,先前极力引进的民办教育导致教育两极分化严重)搞收割,通过不公平的赎买,将已经成为或可能成为当地优质教育的私立学校变成公立的,民众自然一时欢呼,地方政府也可以说自己落实了政策,但同时埋下了新的隐患。

 



 

添加微信
马上咨询

请家教做家教

在线微信客服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