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家教中心 如何评价2023年广州中考?后疫情时代的中考即将到来

发布:

admin

分类:

家教动态

时间:

2022-11-11

浏览次数:

1232次

点赞:

7次

广州家教中心 如何评价2023年广州中考?后疫情时代的中考即将到来

 

突如其来的疫情,我们开始宅家解锁网课,正常的课堂学习进度和节奏被打乱;来势汹汹的“双减”,减轻了学生的学业负担和家长们的荷包,却减不掉他们面对中考分流的升学焦虑;如期而至的中考,大家却有一种“考前觉得忐忑不安,考时顿感信心满满,考后发现一脸懵圈”的错觉,很不真实。后疫情时代,中考升学的变与不变,时时刻刻牵动着每个家庭的心弦。2022年广州中考有哪些变化?2023年中考又将如何?

首先,2022年广州中考第一个变化是中考人数增多,普高录取率下降。

根据官方数据,2022届初中毕业生数共131518人,较去年增加约1.2万;2022报名中考人数共111464人,较去年增加2万人;2022年中考志愿填报人数突破11万,为近年最高值。
虽然普高招生计划有相应扩招,增加了6000多个学位,也达到了6年来最高,但扩招的数量远远不能补上考生人数上涨的缺口。

第二个变化,是中考在政策上的部分调整。  

体育满分标准再度攀升,学生需要参加两类项目的考试(一类项目包括中长跑、100米游泳,考生任选一项;二类项目包括跳类、投掷类和球类,考生任选两项)。中长跑和跳绳两项考试项目评分标准将逐年提高。自主招生政策有新变,自招学校数量增加、录取方式得到优化。以往除了省市属示范性高中,每区每年规定仅有一所区属普通高中可进行自主招生,学生的选择范围有限。2022年拥有自招资格的学校上限增加,实际的自招学校(校区)也由2021年的25所增加到今年的36所。此外,根据新规,民办普通高中也可以加入自主招生的行列,今年民办的黄广中学就加入了自主招生的行列。中考试题难度骤降。“双减”后的首届中考,试题难度骤降,有家长质疑该做法缺乏区分度,从而导致中考分数普遍上升。而且,这样的情况还发生在北京中考,广东中考……

2023年广州中考还会怎么变?

首先,2023年广州中考人数很有可能继续上涨,普高学位竞争更加激烈。我们可以根据3年前广州市小学毕业生人数来进行预测。一般来说,小学毕业后3年就是初中毕业,也就是参加中考的时候,所以我们可以通过3年前小学的毕业生人数变化趋势来预判中考人数。

 

从上图可以看出,3年前广州市小学毕业人数的变化趋势跟对应年份中考考生人数基本匹配。2019-2020小学毕业生人数上涨,由此可以预测2023年中考人数将上涨,普高学位竞争将更加激烈。或许在未来几年,陆续会有新增一些高中学校来缓解部分上涨的人数压力,但是从录取率就可看出:竞争激烈形势不容乐观。作为考生,需要努力提升成绩排名的同时,一定要提前多了解保底学校,以及在计划外招生的学校,做到志愿填报和保底学校两不误,避免追悔莫及。

2023年中考的第二个变化,是取消名额分配的最低控制分数线。

在往年,名额分配录取最低控制线=学校近3年统一批次户籍生录取分数线平均分-20分。然而,据省教育厅相关文件,从2020年入学的初中一年级新生起(注:即2023年中考),普通高中学校名额分配招生
一律不得设“限制性”分数线。”

取消名额分配的最低控制线,对优质初中的考生影响不大,但对成绩一般的初中学校来说,校排名靠前的学生受益最大。

什么意思呢?比如:2022年华附在从化区
的名额分配录取,从化区很多初中学校的考生是无法达到华附的最低控制线(很多人也不敢报),所以导致流标。

取消了最低控制线后,只要你的初中分配华附的名额,考生分数在学校位居前列,填了学校的志愿,就可以以比较低的分数进入华附。这样最直接的变化影响是,第二批次的录取完成率将提升,出现大量低分高录的情况,而且会导致第三批次的户籍生实际招生名额会变少。因此,户籍生要重视名额分配的志愿填报,特别是自身成绩竞争力不高的考生,尽量争取第二批次先下车。2023年中考,体育项目的要求也发生变化。跑步、跳绳评分标准持续提高,足球、篮球、排球必考其一。标准变高意味着拿高分变难,体育可能成为另一个拉分的战场。

 

添加微信
马上咨询

请家教做家教

在线微信客服咨询